首页  丨  本院概况  丨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案件发布厅
自家地里掘古墓,后果很严重!
时间:2022-01-13  作者:潘艳玲  新闻来源:  【字号: | |

——叠彩区检察院一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公开宣判,二人因盗掘古墓葬获刑

近日,叠彩区检察院提起的一例盗掘古墓葬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叠彩区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董某月、董某斌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分别并处罚金6000元、3000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确认被告董某月、董某斌承担所盗掘墓葬抢救性清理费用、税金3069.35元,并判令其通过全国性的报刊媒体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

20215月底,董某月、董某斌趁夜深人静之时携带盗掘工具到自家亲戚地里对一古墓葬进行盗挖,盗得明釉陶梅瓶一个,经鉴定为三级文物。案发后,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组织对该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拯救出明嘉靖孔雀蓝釉黑花梅瓶2件(二级文物)、明釉陶梅瓶一个(三级文物)、明洪武通宝铜钱2串(一般文物)。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鉴定,盗掘的古墓葬为明代墓葬,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江王陵的一般保护区,为靖江王的一座宗室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对研究靖江王历史及埋葬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抢救性发掘清理拯救出的文物:

盗掘古墓葬的行为破坏了墓葬的完整性,改变了墓葬原有保存环境,不利于墓葬内文物的继续保存和考古研究,造成文物财产和文物资源的损失,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叠彩区检察院紧扣“公益”核心,对董某月、董某斌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庭审中,公益诉讼起诉人从盗掘古墓葬行为的违法性、造成的损害后果等方面充分发表了意见,并对董某月、董某斌进行思想教育,纠正了其认为在自家承包地进行墓葬挖掘不违法的错误思想,使其深刻认识到盗掘行为的危害性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法院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提出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

这是叠彩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开展“等”外领域公益诉讼,首次办理的文物保护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该院通过积极履行公益保护职能,对盗掘古墓葬行为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教育和引领了社会价值,对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意义重大。

 
本院简介
领导班子
机构设置
荣誉室
预决算公开
   

版权所有:桂林市叠彩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叠彩区芦笛路70号    邮编:541001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